作風建設金句500條
1.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,必須抓常、抓細、抓長,持續(xù)努力、久久為功。
2.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,只有發(fā)揚釘釘子精神,一錘接著一錘敲,一個節(jié)點一個節(jié)點堅守,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,不松勁、不停步、再出發(fā),一刻不停歇地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(fā)展,才能將這張亮麗名片越擦越亮。
3.作風問題本質(zhì)上是黨性問題。要采取多種方式,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,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,提高落實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。進一步樹立“四個意識”,增強“四個自信”,筑牢抵制歪風邪氣的思想根基。
4.培養(yǎng)抓落實的過硬作風,敢于吃苦、善于吃苦、樂于吃苦,永葆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初心,把工作當作事業(yè)來干,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(yè)。
5.“照鏡子”:照鏡子,主要是以黨章為鏡,對照黨的紀律、群眾期盼、先進典型,對照改進作風要求,在宗旨意識、工作作風、廉潔自律上擺問題、找差距、明方向。鏡子可以照自己,也可以照他人,這次主要是照自己。
6.“正衣冠”:正衣冠,主要是在照鏡子的基礎上,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,勇于正視缺點和不足,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,敢于觸及思想、正視矛盾和問題,從自己做起,從現(xiàn)在改起,端正行為,自覺把黨性修養(yǎng)正一正、把黨員義務理一理、把黨紀國法緊一緊,保持共產(chǎn)黨人良好形象。
7.“洗洗澡”:洗洗澡,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,深入分析發(fā)生問題的原因,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,既要解決實際問題,更要解決思想問題,保持共產(chǎn)黨人政治本色。
8.“治治病”:治治病,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后、治病救人方針,區(qū)別情況、對癥下藥,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、干部進行教育提醒,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,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。
9.“太高調(diào)”固然不好,“太低調(diào)”也須警惕。有些人看似不慕名利、實則為官不為,是“連形式主義都懶得搞”;有些人裝模作樣,是為了給人留下“低調(diào)”的印象,并藉此達到個人目的。
10.“濤聲依舊”:現(xiàn)在,改進作風到了節(jié)骨眼上,社會上有種種議論和思想情緒。很多人擔心活動一結束就曲終人散,“四風”問題又“濤聲依舊”了。還有一些人盼著緊繃的弦松一松,好讓自己舒服舒服。一些人等著看中央還要出什么招,看左鄰右舍有什么動靜。對此,我們的態(tài)度是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,永遠沒有休止符,必須抓常、抓細、抓長,持續(xù)努力、久久為功。
11.在貫徹落實方面,有的領導干部對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表態(tài)多調(diào)門高,但行動少落實差,虛多實少,僅僅滿足于“輪流圈閱”“層層轉(zhuǎn)發(fā)”“安排部署”,個別領導干部說一套做一套,我行我素。
12.在調(diào)查研究方面,有的單位搞形式、走過場,像打造旅游線路一樣打造“經(jīng)典調(diào)研線路”,無論什么調(diào)研主題,去的是同一條路線、訪的是同一批對象、聽的是同一套說辭,搞“大伙演、領導看”的走秀式調(diào)研。
13.在服務群眾方面,有的單位表面上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,“門好進、臉好看”,但還是“事難辦”,將過去的“管卡壓”變成了現(xiàn)在的“推繞拖”;有的政務服務熱線電話長期無人接聽;有的政府網(wǎng)站更新的內(nèi)容主要是領導活動,政務公開、便民服務等欄目幾乎成為僵尸欄目。
14.在項目建設方面,一些地方熱衷于打造領導“可視范圍”內(nèi)的項目工程,而不考慮客觀實際,“不怕群眾不滿意,就怕領導不注意”“獎狀一屋子,工作還是老樣子”。
15.在召開會議方面,一些地方無論什么會議都要層層重復開,一個接一個,檢查評比走馬燈,導致干部疲于應付,沒有時間抓落實。
16.在改進文風方面,有的地方寫文件、制文件機械照搬照抄,出臺制度規(guī)定“依葫蘆畫瓢”,內(nèi)容不是來自調(diào)查研究,而是源自抄襲拼湊。
17.在責任擔當方面,有的領導干部“只求不出事,寧愿不做事”,凡事都要上級拍板,避免自己擔責,甚至層層往上報、層層不表態(tài)。
18.在工作實效方面,有的地方對工作不重實效重包裝,把精力都放在“材料美化”上,一項工作剛開始就急于總結成績、宣傳典型,搞“材料出政績”。
19.在履行職責方面,有的部門熱衷于與下屬單位簽訂“責任狀”,將責任下移,試圖讓下級的“責任狀”成為自己的“免責單”。
20.在對待問題方面,有的黨員干部對身邊不良風氣和違規(guī)問題態(tài)度漠然,事不關己、高高掛起,知情不報、聽之任之,甚至在組織向其了解情況時仍不說真話。這些問題,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,“看似新表現(xiàn),實則老問題”,必須要下大力氣加以整治。
21.“四風”問題違背我們黨的性質(zhì)和宗旨,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、反映最強烈的問題,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,必須進行大排查、大檢修、大掃除。
22.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,攻克了一些過去司空見慣的頑瘴痼疾,黨風、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。
23.“四風”問題由來已久、成因復雜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,也不可能一勞永逸。
24.“溫水煮青蛙”: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誘惑纏繞著黨員、干部,“溫水煮青蛙”現(xiàn)象就會產(chǎn)生,一些人不知不覺就被人家請君入甕了。
25.“門好進、臉好看、事難辦”“不怕群眾不滿意,就怕領導不注意”“用會議落實會議”“材料出政績”“說一套做一套、臺上臺下兩個樣”等等現(xiàn)象,究其思想根源,還是一些干部政績觀錯位、責任心缺失,官本位思想嚴重、權力觀扭曲。
26.看似新表現(xiàn),實則老問題,再次表明“四風”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。
27.整治“四風”問題必須有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,只有不斷把螺絲擰得更緊,工作做得更實,才能打贏作風建設的攻堅戰(zhàn)、持久戰(zhàn)。
28.黨的十九大強調(diào),打鐵必須自身硬。我們黨面臨的執(zhí)政環(huán)境是復雜的,影響黨的先進性、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,黨內(nèi)存在的思想不純、組織不純、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,必須堅持問題導向,保持戰(zhàn)略定力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(fā)展。
29.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雖然涉及面廣,也有很多表現(xiàn)形式,但“虛多實少”是一個明顯的共性問題,是主要矛盾。不能搞花拳繡腿,不能搞繁文縟節(jié),不能做表面文章。
30.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,是在新起點上的再部署、再出發(fā),是深化作風建設的動員令,是我們今后一段時期馳而不息糾正“四風”的重要遵循。
31.“割韭菜”:作風建設是攻堅戰(zhàn),也是持久戰(zhàn)。這么多年,作風問題我們一直在抓,但很多問題不僅沒有解決、反而愈演愈烈,一些不良作風像割韭菜一樣,割了一茬長一茬。
33.擺擺表現(xiàn),找找差距,抓住主要矛盾,特別要針對表態(tài)多調(diào)門高、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,拿出過硬措施,扎扎實實地改。
34.善禁者,先禁其身而后人。堅持不懈推進作風建設,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,以良好作風凝心聚力,以奮斗姿態(tài)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不斷在新征程上奪取新勝利、續(xù)寫新篇章。
35.保持強大政治定力和戰(zhàn)略定力,糾正“四風”、改進作風沒有間歇期、沒有休止符。
36.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,堅決捍衛(wèi)來之不易的作風建設成果,一刻不能松、半步不能退,絕不讓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卷土重來,絕不讓特權思想和特權現(xiàn)象盛行。
37.“四風”問題由來已久、成因復雜,而且受到歷史文化、傳統(tǒng)觀念、社會習俗等因素影響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,也不可能一勞永逸,必須警鐘長鳴,久久為功。
38.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,不斷把螺絲擰得更緊,工作做得更實,才能打贏作風建設的攻堅戰(zhàn)、持久戰(zhàn)。
39.“走神”“散光”:解決“四風”問題,要對準焦距、找準穴位、抓住要害,不能“走神”,不能“散光”。
40.拿出見人見事的過硬措施,一步一步地扎實整改。
41.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,緊抓不放、一抓到底,以點帶面,用小切口推動大變局。
42.堅持把紀律和規(guī)矩挺在前面,綜合運用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“四種形態(tài)”,特別是要充分用好用足“第一種形態(tài)”,對熱衷于搞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黨員干部及時“紅臉出汗”“咬耳扯袖”,該提醒的提醒,該批評的批評,該誡勉的誡勉,防止小問題造成大影響。
43.“機械式”落實、“走秀式”調(diào)研、“軟釘子”接待、“選擇性”檢查。
44.糾正“四風”切不可有喘口氣、歇歇腳的想法,必須鍥而不舍抓下去、抓到底。
45.時常照一照黨章黨規(guī)的鏡子,緊一緊黨紀國法的繩子,正一正黨員義務的衣冠。
46.黨員干部在“四風”方面存在哪些突出問題,群眾看得最明白、心中最清楚、最有發(fā)言權。
47.保持反腐的高壓態(tài)勢不會變,落實監(jiān)督的手段不會軟,制度探索的腳步不會停。螺絲只會越擰越緊,工作只會越做越實,累積作風精進的點滴成效,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(tài)。
48.堅持無禁區(qū)、全覆蓋、零容忍,堅持重遏制、強高壓、長震懾。
49.一些人之所以把工作重心放在“領導注意”上,表面看是對上級負責,實則是為了自己的“注意力政績”。
50.對上級決策部署虛與委蛇、大打折扣的少了,但急于求成、層層加碼的現(xiàn)象卻有所增加。
51.我們講對黨忠誠,關鍵在一個“實”字。毛澤東同志強調(diào)“靠實事求是吃飯”,鄧小平同志提倡做“實事求是派”,習近平總書記提出“三嚴三實”,一個“實”字,道出了共產(chǎn)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,道出了黨員、干部的修身之本、為政之道、成事之要。
52.樹立考核“指揮棒”,目的在于樹立“風向標”。
53.不能只是“遙控指揮”,更不能搞形式主義、做表面文章。
54.以“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”的警醒、“打鐵必須自身硬”的自覺,進一步壓實黨要管黨、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。
55.從一件一件小事抓起、在一個一個節(jié)點堅守,以釘釘子精神推動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落實落細、成風化俗。
56.對微腐敗不能微處理。
57.對于用來意思意思的“小禮物”、通融通融的“小錯誤”、幫襯幫襯的“小事情”渾然不覺。
58“微腐敗”并非微問題?!熬挢潯焙汀拔⒏敝皇浅潭炔煌?,但性質(zhì)是一樣的?!吧n蠅”和“老虎”雖然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走得遠近不同,但都是踩踏紅線之人。
59.“蠹眾而木折,隙大而墻壞。”治理關口前移、處理利劍高舉,壓力傳導不斷層、排查數(shù)據(jù)不停轉(zhuǎn),推動“微腐敗”治理向制度化、常態(tài)化方向發(fā)展。
60.“爛尾”工程:逆水行舟,一篙不可放緩;滴水穿石,一滴不可棄滯。各級黨委要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,持續(xù)抓好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,絕不允許出現(xiàn)“爛尾”工程,決不能讓“四風”問題反彈回潮。
61.在正風反腐滾石上山、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,如果稍微松一松、退一退,就會出現(xiàn)大的“回頭浪”,甚至前功盡棄。必須堅決克服差不多、松口氣、歇歇腳的想法,克服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,克服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,一刻不松、半步不退,以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,在黨的十九大后把全面從嚴治黨和依法治軍的螺絲擰得緊而又緊。
62.空泛表態(tài),只講緊跟不講扎根,只武裝嘴巴不武裝頭腦;做表面文章,轟轟烈烈搞形式,扎扎實實走過場;學用脫節(jié),學歸學、做歸做,對問題裝作看不見,對工作滿足差不多;領導干部缺位,一抓學習就抓下面,一講問題就講下面。
63.不要把心思花在寫空頭文章、搞空泛表態(tài)上,不要搞渲染性動作、門面工程,堅決克服發(fā)言離不開機關干部代筆、講話離不開大話套話等現(xiàn)象。
63.交往沒有“防線”,辦事沒有“底線”。這就難免要像螃蟹——“一紅就死”。
64.心術不正,腰桿不硬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可能發(fā)生不正之風,讓你“走麥城”。
65.在生活作風上嚴人嚴己不做“局外人”,在官兵關系上一視同仁不搞“親友團”。
66.讓鉆空子、混日子的干部“白忙活”,讓經(jīng)過實踐考驗、得到群眾認可的干部嘗到“甜頭”。
67.時刻以“疾在腠理,不治將恐深”的危機感和“近在眉睫之內(nèi)”的緊迫感,將作風建設抓在日常、嚴在經(jīng)常,防早防小、防微杜漸,把歪風邪風扼殺于萌芽之中。
68.既在糾正改造上下真功夫,又在預防糾偏上下苦功夫。
69.針大的窟窿斗大的風。作風頑疾不會自愈,必須重預防、善發(fā)現(xiàn)、精救治。
70.巴豆雖小壞腸胃,酒杯不深淹死人。
71.思想上松一寸,行動上就會散一尺。
72.“小智治事,中智治人,大智立法。”制度問題往往更帶有根本性、全局性、穩(wěn)定性、長期性。精細化管理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扎牢制度的籠子。
73.“天下事,以實則治,以文則不治。”口號喊得響亮不如把事辦得敞亮。不解決問題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;群眾滿不滿意,是檢驗作風建設的唯一標準。
74.華而不實,怨之所聚也。表態(tài)表得漂亮,實則輪子空轉(zhuǎn)、另搞一套,形式主義讓工作在無形中變味走樣、扭曲變形??梢哉f,形式主義是許多不正之風的“門神”,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大敵。
75.“君子周而不比。”官員特別是位高權重的官員,在與人交往中,應秉持原則、公道正派,不可徇私舞弊、相互勾結?!昂投煌薄叭憾稽h”等,才是為政之道。
76.“善禁者,先禁其身而后人。”過去五年多來,作風建設能夠取得顯著成效,一條重要經(jīng)驗就是堅持以上率下,一級帶著一級干、一級做給一級看。
77.“狼來了”:我們抓整治“四風”不要老是喊狼來了,最后大家疲沓了,覺得不就是那么回事嘛,混一陣子、挺一陣子就過去了。
78.堅持從小事嚴起、從日常管起,抓住苗頭、找準病灶、及時處理,“當頭棒喝”“一掌打醒”,防止“炎癥”演變成“癌癥”。
79.自架“高壓線”,自設“防火墻”,自念“緊箍咒”,耐得住寂寞、頂?shù)米⊥犸L、經(jīng)得住寂寞、管得住自己。
80.只想當官不想干事、只想攬權不想擔責、只想出彩不想出力,喜歡“大樹底下好乘涼”“左右推手打太極”,怕冒風險丟“位子”,怕?lián)熑纬觥皝y子”。
81.參加集中學習培訓“搞應付”,自我日常學習“窮對付”,從原則到原則、就理論談理論,知行脫節(jié)“兩張皮”,達不到“內(nèi)化于心、外化于行”的效果。
82.提及“文山會海”,一股老黃歷特有味道撲面而來。如今,隨著時間沉淀,這股味道越發(fā)“醇厚”。一些地方執(zhí)行上級部署,不分難度大小、不分工作類別,千篇一律開會“說道”,領導干部整天疲于赴會、開會,一般干部疲于應付會議,虛耗精力。
83.不看實效看材料似乎已成為政績考核的“業(yè)內(nèi)”潛規(guī)則。有的地方為了考核,對材料那是使出了渾身解數(shù),盡善盡美,即便“五加二”“白加黑”也任勞任怨。有的地方甚至一項工作剛開始所有精力就在美化“材料”上下功夫,材料不完美不罷休?!安牧铣稣儭保丛谟趯Φ胤?、部門、干部業(yè)績考核上出現(xiàn)脫實向虛。虛的可以奏效,實的當然靠邊站。
政績“材料化”,惡性循環(huán),禍害必定深遠。
84.層層傳達壓力,這一詞組黨員干部一定不陌生。一些部門和干部正是借著這一“精神”轉(zhuǎn)移壓力,推卸責任。簽訂各種“責任狀”就是轉(zhuǎn)壓推責的形式之一。簽訂“責任狀”,分解任務,表面看,責任好像分配到位,實質(zhì)上,不分責任難易輕重,不分責任實施可行性,不分責任個性,責任落實只會淪為“海市蜃樓”“鏡中水月”。
85.形式主義式調(diào)研,沒有解決問題的態(tài)度,沒有求知的熱情,玩的是調(diào)研和被調(diào)研的雙簧大戲,走的是上下配合的一場秀,實現(xiàn)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86.只滿足于頻繁推出新想法,不肯在付諸實際上下繡花功夫,就會淪為夸夸其談的“客里空”。至于一些人為撈取一時“政績”,把預期當現(xiàn)期、拿估計當統(tǒng)計,終究是紙包不住火,到頭來誤人誤己。
87.在“公與私”問題上,有些人假公濟私游山玩水,損公肥私奢靡享樂,公私不分請客送禮,化公為私報銷家用……思來想去,繞來繞去,就是離不開一個“私”字。私心過重又沒有節(jié)制,一旦掌握大權必助燃私欲“爆棚”,這斷無例外。
88.在“是與非”問題上,有些人黨員意識淡薄,人格操守喪失,站不穩(wěn)腳跟,挺不直腰桿。沒有對錯,沒有黑白,沒有原則,沒有準繩,甚至視投機取巧為本事,用實用主義當指導。抱著這種心態(tài)干下去,遲早走上庸懶散奢乃至貪腐之路。
89.在“義與利”問題上,有些人對孰先孰后、孰大孰小、孰重孰輕等的認識,已經(jīng)徹底顛覆。不講信義,要謀利益;不講情義,要爭高低;不講正義,要搶權力;不講道義,要講勢力……見利忘義必然唯利是圖,以鄰為壑。
90.在“家與國”問題上,有些人公開欣賞“一人得道雞犬升天”“有權不用過期作廢”等歪理邪說,不僅以自身不正帶了壞頭,更縱容親屬子女,搞什么“貪腐父子兵”“受賄夫妻檔”。
一人當官、全家涉腐的現(xiàn)象,并不鮮見。
91.有的美其名曰“調(diào)研”,實為“露臉”,官僚主義在心,形式主義自然就溢于言表,呼隆隆地一陣風來,咋呼呼地一溜煙去;有的在調(diào)研中明明知道背地里有“窟窿”,可還是照著“腳本”看“盆景”,走馬觀花,一唱一和,皆大歡喜;有的調(diào)研心態(tài)就像“大王派我來巡山”,到基層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的目的是“簽到”“刷存在感”,留影不留痕。
92.如果在原則上開了“口子”,事后就會被別人當“靶子”,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就會被別人鉆“空子”。
93.不少干部只管“做了”,卻不管“做好”,或者只求“過得去”不求“過得硬”,只管“差不多”不管“差多少”,只為向上“好交差”,卻不怕對下“難交待”,甚至不怕因此“交學費”。
94.一些干部要的是那些看得見、摸得著,立竿見影、急功近利的所謂政績,只顧往自己臉上貼金,而不顧群眾和集體利益,不愿做打基礎、利長遠的事。政績觀歪了,“炮彈”打出去也就偏了。
95.缺乏求真務實、履職盡責的作風,沒有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只會拾人牙慧、邯鄲學步,可謂“上抄下抄樣樣不少,左抄右抄堅決跟跑,一點不抄工作難搞”。
96.工作作風的好壞不是小事,事關黨的形象,事關黨群干群關系,事關人心向背。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著組織的形象,一舉一動牽動著民心走向,唯有常懷認真負責之心、行求真務實之舉,把民之所望作為政之所向,帶著感情和責任投身工作,方能以點滴小事、輕微小節(jié)的務實之舉、作風之變,不斷密切黨同群眾的血肉聯(lián)系,厚植黨執(zhí)政的群眾基礎。
97.“照貓畫虎”絕非捷徑,敷衍應付沒有出路。
98.形式主義是口井,限制了部隊創(chuàng)新轉(zhuǎn)型的視野;形式主義是堵墻,阻斷了理論通向戰(zhàn)場的聯(lián)系;形式主義是條繩,捆住了真打?qū)崅涞氖帜_;形式主義是塊布,掩蓋了訓練演習中的矛盾問題。
99.“巧官”習氣如同臭豆腐一般,聞起來臭、吃起來香。
一些領導干部一面對“巧官”嗤之以鼻、口誅筆伐,一面又因贏得上級好感而洋洋自得、自認高明,甚至還把“逢人只說三分話,未可全拋一片心”作為處世法則。
100.自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,時刻牢記肩上責任,正確處理好公與私、義與利的關系,不能以權謀私;樹立正確的事業(yè)觀,“不采華名,不興偽事”,不為博取名利而顛倒黑白、混淆是非,不因爭取個人升遷而搞形象工程、面子工程,自覺做到憑實績進步、靠素質(zhì)立身;樹立正確的是非觀,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堅持原則,把說真話、講實話作為一種政治擔當,善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建議,徹底與“巧官”習氣劃清界限。
101.規(guī)矩不僅是緊箍咒,更是一種護身符;不僅體現(xiàn)嚴格約束,更體現(xiàn)關心關愛。
102.應該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,從小事小節(jié)上加強約束、規(guī)范自己,堅決反對特權思想、特權現(xiàn)象,習慣在受監(jiān)督和約束的環(huán)境中工作生活,煉就過硬的作風。
103.重“清單”,輕“買單”,是新的形式主義,表明并沒有真正把工作抓緊抓實、抓出成效。“清單”貴在“落實”,來不得半點“花拳繡腿”。
104.“九龍治水天下旱”、“三個和尚沒水吃”的問題層出不窮,根源就在責任不明,導致推諉扯皮。
105.對于“真糊涂”者要大喝一聲促其警醒,對于“裝糊涂”者則要猛擊一掌促其轉(zhuǎn)變。
106.“門難進、臉難看、話難聽、事難辦”的“老衙門作風”現(xiàn)象少了,但是在一些地方,“門好進、臉好看、話好聽,事照舊不辦”的“新衙門作風”開始滋生。臉熱心冷、只微笑不辦事的“新衙門作風”,其本質(zhì)上就是庸政懶政怠政,是一種新的腐敗,具有隱蔽性、欺騙性和腐蝕性,其危害不容小覷。
107.要么像端坐在廟堂之上的“彌勒佛木偶”,嘴上只說“好好好”,多方搪塞,只微笑不干事;要么就東拉西扯地“打太極”,互相推諉,以各種借口“玩推手”,能推就推,能拖則拖,能躲就躲,把辦事的人“踢來踢去”;要么就說得玄玄乎乎、天花亂墜,答應得干脆利落,想方設法先把辦事人打發(fā)走,過后承諾了的事既不去落實也不去干。
108.任何事情都留一手,不一次性告知,變著法兒名正言順地給辦事的老百姓設置一顆又一顆的“軟釘子”,很有“技巧”地造成辦事過程的“中梗阻”。
109.過分看重自己的舒適度,緊一點就覺得不舒服、不自在,怪話連篇、說三道四,搞變通、打折扣、開口子。這是特權思想在作怪,本質(zhì)上是忘了黨性宗旨,丟掉了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。
110.一些干部醉心于“套路”,奉“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”為“政治智慧”,以有辦法“搞變通”“玩花樣”為能事。殊不知,再狡猾的狐貍,也斗不過好的獵手。
111.玩“套路”者有小聰明無大智慧,自然不可能有好結果,因為“套路”再深,最終套住的還是自己。真正的有大智慧者,是老老實實對黨忠誠,清清白白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用擔當?shù)膶捈绨蚝统墒碌恼姹绢I來為新時代添磚加瓦的人。
112.如果把學習搞得“轟轟烈烈”,干起事來卻背道而馳,反映的絕不是學習能力,而恰恰是“學習不力”。這樣的學習,姿態(tài)擺得再高,也毫無意義。
113.偽學習固然不好,“不學習”也要警惕。現(xiàn)實中,有的人忙于事務和應酬“顧不上”學習;有的人淺嘗輒止搞“差不多”學習;有的人總把“學習不夠”當作托詞,心里卻并不認為是多大的毛病。種種“不愿學、不勤學、不真學、不深學、不善學”的現(xiàn)象,阻礙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步伐。
114.上下一條心、擰成一股繩,每一個人都要當戰(zhàn)斗員、運動員,不當說三道四的評論員、裁判員,當主人翁、建設者,不當不負責任的旁觀者、局外人,多為今天盡責,多為明天盡力。
115.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與之俱黑”。政治生態(tài)對黨員干部的為政行為和價值取向的影響可見一斑。
政治生態(tài)好,人心就順、正氣就足;政治生態(tài)不好,人心渙散、弊病叢生。
116.克服本領恐慌,要真學真思下功夫,絕不可“本來只有半桶水,卻偏要?淌得很?”,忘乎所以,自鳴得意。
117.注重培厚“營養(yǎng)土”,推動黨內(nèi)政治文化正氣充盈。
堅決破除信仰迷茫、牢固樹立忠誠文化,堅決破除官場術、牢固樹立清正文化,堅決破除“潛規(guī)則”、牢固樹立法紀文化,堅決破除權錢交易,牢固樹立親清政商文化,堅決破除亦官亦商、牢固樹立公仆文化,堅決破除奢靡享樂之風、牢固樹立艱苦奮斗文化。
118.如果只當個“過路神仙”,歇歇腳就到下一站;或者搞“木人探?!蹦且惶祝豢础伴T面”不看“后院”;抑或是“帶著鞋子去找腳”,搞點例子就打道回府,就會導致“調(diào)查研究隔層紙,決策執(zhí)行隔座山”。
119.有的“這山望著那山高”,念念不忘過去的福利待遇,合計著利多利少,算計著錙銖差別;有的覺得自己勞苦功高,隨著年齡的增長,福利待遇不增反降,覺得不舒服、不自在。
諸如此類問題,只能說明其價值觀利益觀出現(xiàn)偏差,黨性覺悟還不夠高不夠純。
120.“君子不可以不知恒”。現(xiàn)實生活中就有急功近利的反面案例。這種人熱衷于另起“爐灶”、繪新圖,在“新官不理舊賬”的利益驅(qū)使下,把前任的規(guī)劃、思路、工作晾到一邊,使前任領導原本規(guī)劃好的建設搞成了“半拉子工程”。
121.寫材料“稿來稿去”,去調(diào)研“爭相參演”、來檢查“照本宣科”,形式主義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卷土重來,如果不及時拔除,會成為全面從嚴治黨道路上的絆腳石和疏遠干群關系的消極因素。
122.一旦學習“欠賬”,終會導致精神“缺鈣”,即便嘴上喊著“學習重要”,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“假把式”“空響炮”而已,終會誤人誤己。
123.唱高調(diào)既顯示了“高姿態(tài)”,也貌似有“高水平”,但暴露出的卻是人格的平庸和作風的虛浮,可謂是一種“語言腐敗”。
124.漂亮話說得再響,決心表得再堅決,如果沒有行動的支撐,一切就都變成了空談。口號喊得震天響,行動起來卻是輕飄飄,工作豈能不“打滑”“空轉(zhuǎn)”?
125.“實干不行,材料來補”“?兵馬?未動,?材料?先行”,用總結材料包裝工作實績,是很多干部雷打不動的觀念、很多部門屢試不爽的招數(shù)。
126.用材料“說話”、拿材料“邀功”的問題,照見弄虛作假的錯誤政績觀,滋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歪風邪氣,這也充分說明,改作風一刻都不能懈怠,好文風永遠在路上。
127.是“虛”字當頭還是“實”字掛帥,最終將關系我們這代人的歷史作為。擺脫“文牘主義”的窠臼,跳脫“材料政績”的束縛,堅持以實績?yōu)閷蜃スぷ?、促落實,才能用實實在在的成效,換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感。
128.用材料“說話”、拿材料“邀功”的問題,照見弄虛作假的錯誤政績觀,滋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歪風邪氣,這也充分說明,改作風一刻都不能懈怠,好文風永遠在路上。
129.工作落實中,“實干不行,材料來補”“?兵馬?未動,?材料?先行”,用總結材料包裝工作實績,是很多干部雷打不動的觀念、很多部門屢試不爽的招數(shù)。
130.打造“經(jīng)典調(diào)研線路”,培養(yǎng)“被調(diào)研專業(yè)戶”,搞“走秀式調(diào)研”“排演式調(diào)研”,使本該沉下身子摸實情的調(diào)查研究,變成了讓群眾搖頭不已的“調(diào)研秀”。
131.“秀”雖好看,卻并不實用。杜絕“調(diào)研秀”,只有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的原則,狠下真功夫,不搞花架子,真正培養(yǎng)“眼睛向下”的科學態(tài)度,“解剖麻雀”的求真精神,“脫鞋下田”的務實作風,才能破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歪風,真正加強和改進調(diào)查研究工作,為科學決策奠定堅實基礎。
132.無論哪一類的調(diào)研,都應到一線去、到基層去、到現(xiàn)場去,力爭當好“照相機”“顯微鏡”“放大鏡”,把真實情況帶回來。對于調(diào)研者來說,“宅”在機關接不到地氣,“貓”在車內(nèi)看不到實情,“浮”在面上聽不到真話,只有親力親為,調(diào)查研究才有了取得成功的前提。
133.在外要拒腐防變,在家也要警鐘長鳴,平時相處耳提面命、約法三章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大喝一聲、猛擊一掌。惟有不把自己當“特殊人”,不讓身邊人“特殊化”,方能管好自己不出事、管好家人不添亂、管好下屬不掉隊。
134.“四風”問題不會自動消亡,有的由公開轉(zhuǎn)為隱蔽,有的從地上轉(zhuǎn)入地下,有的躲進“青紗帳”、穿上“隱身衣”、玩起了“捉迷藏”,有的稍一松懈就會卷土重來。徹底糾治“四風”頑癥,需要各級在堅持中深化,在深化中堅持,持續(xù)發(fā)力,久久為功。
135.權力只有在陽光下運行,才不會發(fā)霉變質(zhì)。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認真和一寸不讓的韌勁,堅決查處失職瀆職、懶政怠政行為。堅持全面問責,堅決防止嚴下不嚴上、“選擇性”問責等問題,該問到哪一級就問到哪一級,不搞下不為例、網(wǎng)開一面。
136.一些領導干部“情況不明決心大,心中無數(shù)辦法多”,只考慮局部利益而忽略整體利益,片面強調(diào)短期目標而忽視長遠目標,只注重單一決策合理性而忽視相關配套必要性。
137.作風問題的突出表現(xiàn)是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享樂主義、奢靡之風這“四風”和“官油子”之氣、不作為之氣、漂浮之氣、“兩面人”之氣這“四氣”。若任由“四風”“四氣”蔓延,就會像一把無情的刀,割斷黨同各族群眾的血肉聯(lián)系。
138.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是一對孿生兄弟,二者有著相同的思想根源,說到底都是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,貪圖名利的功利主義。官僚主義存在一日,形式主義就會猖獗一時。
139.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,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(lián)系。要繼續(xù)在常和長、嚴和實、深和細上下功夫,密切關注享樂主義、奢靡之風新動向新表現(xiàn),堅決防止回潮復燃。
140.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(lián)系這個關鍵。領導干部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、特權現(xiàn)象,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,堅持工作重心下移,撲下身子深入群眾,面對面、心貼心、實打?qū)嵶龊萌罕姽ぷ?,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。
141.享樂主義是“看不見的敵人”“溫柔的陷阱”,對軍隊的根本危害是消解斗志、松弛備戰(zhàn)。
142.“打天下”時勵精圖治,能征善戰(zhàn)、所向披靡;“坐江山”時貪圖享樂,刀槍入庫、馬放南山,最終自己打敗自己。
這樣的例子,歷史上并不鮮見。
143.享樂主義的種種表現(xiàn),看似是思想覺悟不高、自我要求不嚴的問題,實則是危害極大的慢性病,對戰(zhàn)斗力的銹蝕猶如“溫水煮青蛙”,在不知不覺中進行、在悄無聲息中完成,也許比明火執(zhí)仗的對手更具殺傷力。
144.目空一切、趾高氣揚,表現(xiàn)成為表演、表態(tài)成為表功、宣傳成為宣揚,結果把自己推上了“火焰山”,成了“眾矢的”“出頭鳥”。
145.自我意識膨脹,整天琢磨著自己的“升降去留”,只顧自家一畝三分地,只掃自家門前雪,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,有時甚至到了斤斤計較、錙銖必較的地步。
146.優(yōu)秀不優(yōu)秀不是自己說出來的,也不是宣傳報道寫出來的,更不是靠他人吹出來的,而是擼起袖子加油干“干”出來的。出成績才能出形象,創(chuàng)一流方是真優(yōu)秀。
147.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”任何成功都是從千辛萬苦中走出來的。俗話說:“只要能吃苦,黃土變成金?!碧焐喜粫麴W餅,從來沒有也不會有一點苦都不吃,便可以輕輕松松、敲鑼打鼓獲得成功的。
148.要從細枝末節(jié)處一點一滴做實做穩(wěn)做好,不輕于易、不疏于細,有“工匠精神”“繡花功夫”,唯此才能成為可以放心托付的人。
149.最好的辦法就是到實際中去“摸活魚”,到群眾中去“拜老師”,到清新的生活中去“深呼吸”,到廣闊天地中去“找答案”。正如毛主席所說:“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,就去調(diào)查研究?!?50.摸清群眾所盼所憂和工作現(xiàn)狀矛盾,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,以調(diào)查研究的“十月懷胎”之勢,促成解決問題的“一朝分娩”。
151.魚不忍饑鉤上死,鳥因貪食網(wǎng)中亡。”如果領導干部面對誘惑,沉迷于物質(zhì)利益、舒適生活,就會打自己的“小算盤”,就會為“小團體”和“小幫派”謀私利,就會把職權當特權,將私利、私欲凌駕于公利之上,犯以權謀私、貪贓枉法的錯誤。
152.把指揮崗位搬到工作一線、搬到工作難以打開局面的地方,抓住推動發(fā)展的“短板”問題、制約發(fā)展的“瓶頸”問題、服務發(fā)展的“軟肋”問題。
153.每名黨員都是黨的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,都有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把“手術刀”剔除“腐肉”“毒瘤”的義務。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作“空氣和水”,當作一種常態(tài)和“內(nèi)需”,作為解決黨內(nèi)矛盾的“金鑰匙”、錘煉黨性的“大熔爐”、純潔黨風的“凈化器”,黨內(nèi)政治生活的戰(zhàn)斗性就會越來越強。
154.要堅持干事導向,不能怕出錯就不干事、怕麻煩就不抓事、怕吃虧就不攬事,不能遇到好事就“搶籃球”,遇到難事就“踢皮球”,遇到瑣事就打“擦邊球”。
155.只有想干事、勤干事,才能干成事、干好事。困難面前,最能考驗領導干部的擔當精神。千難萬難,畏難才真難;這難那難,克難就不難。
156.有的黨員干部只重顯績不重隱績,只練唱功不練做功,只作秀不做事,抓工作只要“短平快”不要“長遠實”,更有甚者還弄虛作假,搞“數(shù)字政績”“虛假政績”,蒙蔽群眾、欺騙上級。
157.表態(tài)本身沒問題,該表態(tài)必須表態(tài)。問題出在下一半,有表態(tài)沒有下文,調(diào)子飆得高不見落地,形成強烈反差。
158.有的領導干部時時把上級精神掛嘴上,表態(tài)比誰都早,會議傳達不過夜、一開到半夜,但抓落實干勁韌勁不足;有的把喊口號、表表態(tài)、開開會當作“忠誠”,但行動起來輕飄飄,不愛找差距、不愿觸矛盾、不敢碰具體問題;有的追求轟動效應,嘩眾取寵,說起來頭頭是道,做起來“一掂二看三搖”。
159.在工作中,有一類領導干部美其名曰“分級負責,責任到人”,實則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做派,出工不出力、做事不擔責,僅僅滿足于“輪流圈閱”“層層轉(zhuǎn)發(fā)”“安排部署”,被群眾譏諷地喚作“二傳手”干部。
160.責任意識不強,抱著“擊鼓傳花”的心理,患得患失、怕?lián)L險,試圖當甩手掌柜、蹺腳老板,出了問題,也由下級替自己背書161.領導干部自身的作風不過關、不過硬,就會脫離群眾,也難徙木立信,推動黨風社風進一步向好。
162.搞“花架子”、做“表面文章”,就會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。只有察實情、出實招、辦實事、求實效,解決問題才能勢如破竹。
163.領導干部要練就過硬作風,就要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提升政治站位、提高工作能力,在真心實意向人民學習中拓展工作視野、豐富工作經(jīng)驗、提高理論聯(lián)生活經(jīng)驗實際的水平,在傾聽人民呼聲、虛心接受人民監(jiān)督中自覺進行自我反省、自我批評、自我教育。
164.要力戒“拿來主義”,東拼西湊,隨意Ctrl+C,下級單位抄上級單位,改頭換面“套”發(fā)文件。
165.不講實話,再漂亮的言辭也是嘩眾取寵;不干實事,再美好的藍圖也是畫餅充饑。
166.作風好不好,關鍵看領導。領導干部是作風建設的組織者、管理者、推動者,是作風建設的風向標和指示燈。
167.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轉(zhuǎn)變作風,身體力行,以上率下,形成“頭雁效應”。
168.補足短板、完善不足,避免制度成為“稻草人”“泥菩薩”。
169.“螻蟻之穴,潰堤千里”。抓作風建設必須從細處著手,從小事抓起,始終不分神、不松勁。
170.不走新路,難有“活路”;復制“昨天的我”,塑造不出“明天的他”。
171.如果一心想著出政績,這邊“一把火”,那邊“一把火”,項目上得很多,攤子鋪得很大,只顧燒火不去添柴,“火”點得很多但燒得不旺,有的甚至半道熄火,留下半截子工程,就會與初衷相違背,甚至會“燒”出問題。
172.摒棄“花架子”、告別“練為看”、多些“實打?qū)崱保拍軣o往而不勝。
173.防止調(diào)研“被安排”就應“臨時點菜”,見招拆招,隨機抽取調(diào)研督查地點。
174.“身邊案”變“一本書”。“微短信”變“一劑藥”。“一張紙”變“一堂課”。
175.無論是“調(diào)研成作秀”,還是“材料出政績”,無論是“依葫蘆畫瓢”,還是搞“可視工程”,都是未被斬斷的“四風”思想根子上開出的新的虛花。
176.多一些大局意識、少一些個人計較,多一些奮力開拓、少一些自我滿足,感恩組織培養(yǎng),珍惜工作崗位,牢記囑托期待。
177.沉不下心態(tài)、蹲不下屁股、守不住崗位,就不可能讓群眾有心理上的親近感,自然也得不到群眾的衷心擁護。
178.部分官員言行不一,臺上臺下、人前人后,存在“兩面人”的現(xiàn)象,只能被理解是“為什么人”的宗旨和目標發(fā)生了偏轉(zhuǎn),“利益”之天平倒向了自身,動機之“矢”方向迷失。
179.“踢皮球、打太極、拖字訣還是不少。”“小鬼難纏,辦事難只是換了個馬甲?!薄澳槻皇⑿?,門始終敞開,可事就是不辦?!狈次覀兛l(fā)過的干部群眾反映“四風”問題的投稿,“新衙門作風”占了不少篇幅。
180.好比如芒在背的硬釘子,是如鯁在喉的軟釘子。
181.臉好看容易,是面子工程;事好辦相對比較難,也是里子工程。
182.服務作風不嚴不實,實際難題不管不問,政策執(zhí)行就會出現(xiàn)“兩種溫度”:上級溫度高、決心大、力度大,到了基層溫度層層遞減、力度綿軟無力;政策效果便會產(chǎn)生“兩種感受”:政府部門自我感覺良好,老百姓的實際獲得感卻寥寥可數(shù)。
183.“天下事,以實則治,以文則不治。”口號喊得響亮不如把事辦得敞亮。
184.反“四風”既要改面子,更需換里子,作風改到深處是在思想和靈魂上動手術。
185.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,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。
186.往思想教育的熔爐中持續(xù)添火,擰緊剛性約束的螺絲扣,清除思想中的微生物,才能實現(xiàn)從“不敢”“不能”到“不想”的深層次轉(zhuǎn)變。
187.腳入三尺泥土,方知民心溫度。
188.把規(guī)定當“擺設”,視標準為“橡皮”。
189.在正風肅紀滾石上山、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,如果稍微松一松、退一退,就會出現(xiàn)大的“回頭浪”。
190.就該有繡花一樣的精神,只有一針一針走線,針腳才能更密,里子才能更實。
191.缺乏責任擔當,拈輕怕重,就如同人沒有了脊梁,建筑沒有了骨架,不僅會貽誤黨和國家的事業(yè),而且個人事業(yè)也出不了高度、形不成“高峰”,甚至出現(xiàn)“坍塌”也是遲早的事。
192.一要防止有“時差”,即不及時、“慢一拍”的問題;二要防止有“溫差”,即熱一陣、冷一陣的問題;三要防止有“誤差”,即失真不純、跑偏走樣的問題;四要防止有“壓差”,即壓力大則干勁足、壓力小則落空的問題,從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不斷“往實里走、往深里走、往心里走”。
193.為撈取一時“政績”,把預期當現(xiàn)期、拿估計當統(tǒng)計,終究是紙包不住火,到頭來誤人誤己。
194.熱衷于全程陪同“防岔子”、欺心誑上“造盆景”。
195.“干打雷不下雨”,不足以撼動有些人心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;“高高舉起,輕輕放下”,也無法矯正一些人對“形式大于內(nèi)容”的情有獨鐘。對于那些仍然“裝睡”的人,只有一種辦法讓他們清醒:認準了,就毫不留情地把板子打下去!
196.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。解決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的主體責任在各級黨組織,關鍵在一把手,要把共產(chǎn)黨人最講認真的勁兒拿出來,不以“不好定性”當借口,不拿“危害不大”騙自己。
197.現(xiàn)實中,個別黨員干部習慣了伸手,至今仍不肯收手、不愿停手。有的人遇事先打利益算盤、計較個人得失,干事講條件、干成要“報酬”;有的人把升遷看得比什么都重,為了要職務,不惜找門路、改年齡、改檔案;有的人看到自己一個章、一支筆能使別人發(fā)財,就心里不平衡,不吃點拿點卡點要點就不舒坦。
198.貪欲如海水,愈喝愈口渴。“做減法比做加法更能讓靈魂成長”,敢對名利“斷舍離”,反而能讓自己更從容淡定,更能保持人生的活力和張力。
199.人們有時對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無可奈何,就在于它們總有一副“義正詞嚴”的面孔。
200.形式主義者常把中央的精神掛在嘴邊,用高調(diào)學習回避實質(zhì)要求,轟轟烈烈地擺“政治排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