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委、縣政府關于加強年輕干部作風建設專題黨課講稿
今天,我們以專題黨課的形式,圍繞加強年輕干部作風建設這一主題展開學習交流。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生力軍,是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的中堅力量。作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,關系人心向背,關系事業(yè)成敗。當前,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,年輕干部必須以更高標準、更嚴要求錘煉過硬作風,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。下面,我從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:
一、深刻認識加強年輕干部作風建設的重大意義
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,是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必修課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我們必須從政治高度、歷史維度和實踐深度,深刻把握加強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。
(一)作風建設是傳承紅色基因、赥續(xù)精神血脈的政治必修課。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作風建設演進史。井岡山時期,毛澤東同志親手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,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樸素紀律,奠定了黨的作風根基;延安整風運動以反對主觀主義、宗派主義、黨八股為靶向,鍛造了理論聯系實際、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利劍;西柏坡兩個務必的進京趕考宣言,為執(zhí)政后的作風建設敲響警鐘;新時代中央八項規(guī)定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局,持續(xù)刷新黨風政風。這些跨越時空的作風印記,構成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族譜。年輕干部作為紅色家譜的當代續(xù)寫者,必須深挖百年黨史這座作風建設的富礦,既要警惕茶杯里的風波等歷史虛無主義陷阱,更要從半條被子的故事里讀懂為民初心,從焦桐的年輪中感悟務實作風,把蘇區(qū)干部好作風的紅色基因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密碼,始終以永遠在路上的趕考姿態(tài)擦亮政治本色。
(二)作風建設是破解發(fā)展難題、贏得戰(zhàn)略主動的關鍵抓手。置身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的復雜語境,縣域發(fā)展正面臨產業(yè)轉型的婁山關、鄉(xiāng)村振興的臘子口、生態(tài)保護的大渡河。x縣招商干部白加黑對接項目卻因一頓違規(guī)宴請導致投資流產的案例警示我們,作風問題會直接消解放管服改革成效;而x些地區(qū)在鄉(xiāng)村振興中打造的盆景式示范點,暴露出作風漂浮對群眾獲得感的侵蝕。實踐證明,高質量發(fā)展需要與之匹配的硬作風,這既體現在雨加晴的拼搏勁頭上,更彰顯于不搞數字游戲的政績觀里。年輕干部當以釘釘子精神整治四風頑疾,既要當好店小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,又要做好泥腿子深入田間地頭,用抓鐵有痕的實干突破發(fā)展瓶頸,以我將無我的擔當破解民生難題,真正把作風建設的成效轉化為高質量發(fā)展的動能。
(三)作風建設是淬煉政治品格、培育棟梁之才的熔爐工程。新時代年輕干部普遍具有學歷高、視野廣的優(yōu)勢,但x市35歲以下干部違紀案例顯示,自我設計的晉升焦慮、精致利己的價值偏差等新型作風問題值得警惕。作風問題本質是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的總開關松動,必須用好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,通過民主生活會紅臉出汗校準權力觀,借助基層蹲苗墩苗壯骨重塑群眾觀,依托重大斗爭烈火真金錘煉事業(yè)觀。要建立作風檔案全程紀實,既記錄招商引資中拒絕企業(yè)饋贈的小事,也考核災情防控中連續(xù)奮戰(zhàn)的大事,讓能者上、庸者下的導向更加鮮明。唯有把作風建設作為終身課題,在風吹浪打中練就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,方能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棟梁之才。
二、清醒認識年輕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