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第一季度,往往是去年工作的“考核季”,也是當年工作的“部署季”。前段時間,我接連參加了多個黨建工作方面的會議,其中有黨委(黨組)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(以下簡稱“述職評議考核”)會,也有黨建工作重點任務部署會、行業(yè)(領域)黨建工作專題會。從會議講話、發(fā)言、經驗交流材料中,聽到看到了不少黨建工作方面的新理念、新概念、新提法。這些新詞新話,多是從做法中概括、經驗中提煉出來的,目的是便于記憶、利于傳播,以擴大影響、打造品牌。然而,概括提煉的水平參差不齊,有的概括貼切、提煉精準,也有的火候欠佳、“做工”粗糙,還有的華而不實、大而不當。
這不禁引發(fā)了我的思考——在這個“萬物皆媒”“顏值即正義”的時代,黨建工作的宣傳推介和品牌塑造也離不開必要的概括提煉、文字包裝。問題是,如何提煉包裝才能恰到好處、錦上添花呢?下面,我把自己的實踐經驗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,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實例分析,力求總結出一些規(guī)律性認識。
對商品的包裝,有平裝和精裝、內包裝和外包裝、硬包裝和軟包裝、局部包裝和整體包裝等不同形式。在黨建工作領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,造就的不是商品,而是特殊的產品或作品,同樣可以采用多種包裝形式。思想內涵的提煉,可以看作是內包裝。文字外殼的選用,則可以看作是外包裝。從“內容物”看,對黨建工作的包裝主要有以下10種類型。
一、理念類
例1:黨建引領聚合力,服務為本促發(fā)展。
這是我為一個城市社區(qū)提煉的,得到了各級領導充分肯定,現已在全省范圍推廣,成為社區(qū)黨建的一張靚麗名片。
這句話看似簡單,實則內涵并不簡單,每個字都經過精心選擇、認真推敲,而且修改了3遍。
第一稿:先鋒引領筑堡壘,蟠暖鄰里譜和諧。
這一稿是社區(qū)黨委自擬的,不僅格局偏小、缺乏新意,而且只能自用,不能推廣——其中的“蟠”出自社區(qū)名稱,“蟠暖”一詞是生造出來的,如果不熟悉這個社區(qū),一時之間未必看得出來。
第二稿:黨建引領聚合力,聯(lián)建共建促發(fā)展。
這一稿是我的同事幫助修改的,體現了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”部署要求的具體實踐。前半句概括了該社區(qū)以“大黨委”機制(社區(qū)黨委牽頭,與駐區(qū)單位黨組織聯(lián)合成立跨層級、跨領域的“大黨委”,建立相應的議事協(xié)調機制,并不改變各黨組織的既有設置、所屬關系和工作職能)整合資源、凝聚合力的特色做法,“黨建引領”包括黨組織引領、黨員引領,內涵比第一稿的“先鋒引領”(“先鋒”只指代黨員)更為豐富,“聚合力”也比第一稿的“筑堡壘”更能體現黨建引領的作用、更讓居民群眾有感;但后半句中的“聯(lián)建共建”仍然落在黨建上,沒有語義的延展,而且整句話只有14個字,“建”字卻出現了3遍,有些浪費筆墨。
我把后半句修改為“服務為本促發(fā)展”,“服務”出自我們黨的根本宗旨,也是社區(qū)黨組織的核心職能。服務轄區(qū)群眾、服務駐區(qū)單位,都是服務大局、服務發(fā)展的具體體現,目的都是為了促進高質量發(fā)展。發(fā)展是中國共產黨執(zhí)政興國的第一要務,高質量發(fā)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。2017年12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:“高質量發(fā)展,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(fā)展,是體現新發(fā)展理念的發(fā)展,是創(chuàng)新成為第一動力、協(xié)調成為內生特點、綠色成為普遍形態(tài)、開放成為必由之路、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(fā)展?!庇纱丝磥?,第一稿中所說的“譜和諧”完全可以包括在“促發(fā)展”之內,而且“促發(fā)展”的內涵更為豐富。
這樣修改之后,上下兩個半句不僅各有側重,而且語義緊緊相連,“聚合力”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“促發(fā)展”。
例2:為民便民安民,共建共治共享。
這是我為該社區(qū)草擬的宣傳標語,也是工作理念。嚴格地說,并不是“原創(chuàng)話”,而是集成創(chuàng)新的“合成語”——上半句出自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2月到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(qū)金陽街道金元社區(qū)考察時的重要指示,下半句出自黨的十九大報告。兩句話簡潔明了、好懂易記,既符合社區(qū)職能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的要求,又順應了居民群眾期待。
二、導向類
例3:六個在前:學在前、強信念,干在前、作示范,行在前、當表率,沖在前、敢擔當,嚴在前、立標桿,廉在前、塑形象。
這是黨建工作中常用的“套裝”概念,出自一位黨組織書記的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(以下簡稱述職報告)。在我看來,“六個在前”保留其中3—4個即可,因為“行在前”與“學在前”“干在前”“沖在前”有語義上的重疊,“學”“干”“沖”都是“行”;同樣,“嚴在前”可以把“廉在前”包括在內,二者選其一,我覺得保留“廉在前”更具體也可能更好一些;后面兩條與前面幾條不是特別“搭”,都刪掉也無不可。
例4:十學十做:示范引領學,牢記囑托學,組織生活學,專家輔導學,集中培訓學,舉辦論壇學,帶領群眾學,深入思考學,結合整改學,服務發(fā)展學;做學習的榜樣,做群眾的學生,做忠誠的楷模,做創(chuàng)新的先鋒,做實干的表率,做人民的公仆,做綠色的使者,做環(huán)保的衛(wèi)士,做清廉的典范,做鐵軍的標兵。
這個概念同樣出自我看到的述職報告(以下未注明出處的均如此),可以說是“豪裝”概念,但“學”和“做”兩個方面的內容都有不少交叉重疊,而且內在的邏輯關系不夠嚴密。比如,“專家輔導學”與“集中培訓學”“舉辦論壇學”,“做學習的榜樣”與“做群眾的學生”都有重疊;“牢記囑托學”應放在最前面,以體現講政治的要求。
三、內容類
例5:基層黨建“五基三化”:健全完善黨的基本組織、基本隊伍、基本活動、基本制度和基本保障,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、規(guī)范化和信息化建設。
這是某省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的系統(tǒng)性工程,歸納提煉得比較好,體現了對黨建工作規(guī)律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。
四、工程類
例6:“紅牽萬家”工程:聚焦居民小區(qū)治理的難點、痛點、堵點問題,通過實施“紅色賦能、服務提質、共建聚力”行動,著力提升居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這項工程的內容設計沒有什么問題,但名稱值得推敲。在我看來,“紅牽萬家”不如改為“紅暖萬家”或“情牽萬家”;“紅色賦能”不如改為“黨建賦能”;“共建聚力”可改為“組織聚力”并調整到“服務提質”之前,因為“組織”包括單獨建、聯(lián)合建、共同建的各類組織,“聚力”也是為了加強和改進服務。
五、行動類
例7:“三雁”齊飛行動:實施村黨組織書記“頭雁領航”行動,后備人才“雛雁培育”行動,外出人員“歸雁返巢”行動。
本文標題:形神兼?zhèn)滟|勝于華——例談如何精準概括提煉黨建工作的理念概念
鏈接地址:http://specficcolloquium.com//index/article/detail/detail_id/404722.html
版權聲明
作者原創(chuàng),不允許二次傳播,一經發(fā)現收回會員權益,追究法律責任。
微信訂閱號
聯(lián)系客服